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3:51:53
当下预算权力监督与问责的重点在于:一是要扩大预算监督与问责的范围,比如把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的监督与问责。
花都摆脱‘广州商品住宅库存量第一大户,需要依赖文化旅游产业及产业人口带来充裕住房需求。从上市公司一季报来看,当前的偿付压力与2011年底相当。
降息不会改变楼市调整趋势销售拐点已至,服务化将成地产业新增长点 正当坊间对于央行降息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上升空间充满期待之际,日前,在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主办的花都主城区CBD发展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明确表示,2013年中国住宅销售额达到8万亿,很可能已触及天花板,此次央行降息虽然降低了购房者的月供负担和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但房地产销售拐点已经到来,住宅市场调整的趋势无法改变。过去只要拿到好项目,谁都能赚钱,但未来前期调研、产品设计,后期的物业管理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存量的二手房未来将满足部分需求,以美国为例,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的9倍。房产市场表现出库存压力大,新开工负增长的疲软态势。人均收入突破8000美元之后,房地产行业将从住宅市场的过度繁荣进入多元业态,住宅地产、工业地产、物流地产、商业地产、房地产金融百花齐放,服务化将成为房地产业新的增长点。
新房 市场销售拐点已到 巴曙松表示,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继2008年后再现负增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9.2%,均价同比下降1.2%,预计今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在7.3亿元左右。据介绍,2002-2012年十年间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总销售面积约60多亿平方米,每年约10.5-11亿平方米,而2013年达到13亿平方米。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中国的名义人均GDP估计在3年内就会达到8000美元,5年内则会接近10000美元,届时我们在劳动力成本上相对于低收入国家的劣势会更加明显。
考虑到过去十年(2004-2013年)的固定投资总额仅为204万亿元人民币,就已经在中国的大部分行业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今后五年再投入340万亿,很难想象哪些行业(包括新兴行业)还会不存在产能过剩。然而,随着经济的成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正在迅速变为劣势。二、中期的挑战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看看今后5年(也就是中期),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严峻的挑战。就接下来几个季度的经济走势来说,我估计此轮经济增速复苏的长度大概有4个季度(从今年二季度算起到明年一季度结束),其强度相对较弱,仅有明年一季度的增速会显得比较强劲。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尚处在城镇化中期、每年有大约9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650万大学毕业生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今后5年内我们必须在其他行业创造约1.2亿个就业机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鉴于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在今后五年估计平均每年只有10-12万亿元左右,仅仅依靠银行贷款显然无法满足所需的融资。
伴随这一过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衰落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年里高度依赖投资的高增长,以至于投资在GDP中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35%上升到2012年的48%。目前我国在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约在1.5亿人左右,其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估计在1亿人左右。而到去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109个。
的确,如果经济转型有所进展,企业商业模式有实质性转变,企业盈利对于经济增速的敏感性有明显减弱的话,那么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速的些微下降确实不必大惊小怪。假如今后五年(2014-18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率依次降到18%、16%、14%、12%、10%,这五年的投资总额也将达到340万亿元人民币,比过去10年的204万亿还要多。所以我过去两年在写文章或演讲时最爱用的一个题目就是与时间赛跑。这些改革举措也给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即便我们可以满足巨额投资的融资需求,我们能否寻找到足够多的高质量的投资项目、获取足够高的投资回报来偿还其所融资金?由于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在传统行业存在大量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在原有领域做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其回报率必然会急剧下滑,使得投资项目无法盈利,导致银行坏账大幅增加和整个融资体系的瓦解。2000年,耐克在全球生产的运动鞋中,有40%产于中国,只有13%产于越南。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关于中国经济到明年一季度持续复苏的判断是建立在当前稳增长措施得以贯彻落实和持续发力的假设之上的。过去三十年,低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主要优势。
不过,数据公布后,股票市场的表现却相对平稳,说明投资者对于前期稳增长政策的滞后效应依然有所期待,对于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也有些憧憬。这表明,跨国公司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劳动力成本的敏感性是非常高的。果真如此,我们担心3-5年内失业压力会出现大幅度上升。我认为,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把生产基地从中国向东盟及其他低收入国家转移的进程才刚刚开始,在未来3-5年将进入加速阶段。当然,通过稳增长的措施人为拔高最终需求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由于传统行业存在大量产能过剩,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应该都会投入新兴产业之中。
如果稳增长措施因为经济表现的些微改善而当即中断,则经济增长的复苏也会提前终止。不过,远水不解近渴,我们的当务之急仍然是为调结构来买时间,确保经济的平稳转型。
进入专题: 经济 形势 挑战 。(2)传统的以量取胜的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而新的以质取胜的商业模式却不可能一蹴而就。
毕竟,中国经济需要依靠自身内生的动力来获得可持续增长。一、关于短期经济形势 7月份的经济数据整体真的不理想,说明稳增长依然任重道远,不可掉以轻心。
经过多年的大量(过度)投资,中国在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如钢铁、水泥、纺织、服装、机械、玻璃等)都已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近年来甚至在一些新兴制造业(如光伏多晶硅、风电设备等等)也出现了类似问题。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基数之上的高增长自然是强弩之末。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融资能力产生巨大挑战。目前,中国已步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在全球收入水平的排名相比二十年前大幅提高。
如果这些行业出现急剧衰落,我们估计至少5000万就业机会将在5年内丧失。去年以来,一系列以放松管制为核心的经济与金融改革已被陆续实施,尤其在金融自由化方面步伐迅速。
最后,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或其他垄断行业(如铁路、机场、电信、油气开采、医疗、教育、军工等)、鼓励和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则是动员高达50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和55万亿元企业存款的更直接的方法。如果这一转型的过程平稳顺利,中国股市的可持续回暖也是可以期待的。
投资者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中那些缺乏真正护城河(如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的企业,不要因为它们现在处于领先地位而对其中长期前景过于乐观。如果中国在今后五年把巨额资金投入到上述新兴行业中,虽然会快速提升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但也有可能形成全球性的供应冲击。
固定资产投资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5%。(3)传统投资领域已经饱和甚至出现明显过剩,但新的投资领域的投资容量尚显不足或财务回报率有限。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实际增长率,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可能在5年内急剧衰落。例如,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品牌耐克就已开始将其全球生产基地的重心从中国逐步转移到越南。
如果无法解决,中国的投资和经济增长就会出现硬着陆。反之,如果新兴领域的崛起来不及抵消传统领域的衰落,中国经济和股市遭遇一场滑铁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剩下的280万亿元(340-60)的融资需求将如何解决呢?仅靠企业留存利润是远远无法弥补这一缺口的。
由于投资占到中国经济的一半,为拖延经济大波动的到来、为结构转型买时间,关键要防止投资增长的急剧下滑,因此必须保证今后5年3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需求。另外,通过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允许市政债(或地方政府债)的常规发行、新股发行(IPO)制度的改革、推动新三板的扩容,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融资体系,可以使资本市场发挥更大的融资功能。
发表评论
留言: